学工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电气学院“秦工薪火”实践团(三)——以青春之声续燃钢铁薪火,探寻工业文化新内涵

发布时间:2025-07-13   浏览次数:

7月10日下午,“秦工薪火”实践团,走进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开展沉浸式工业文化探寻。这里曾是1958年建成的陕西钢厂,作为陕西省最大特钢企业,终结西安“手无寸铁”历史,旧炼钢炉、“奋战十五天,炼出第一钢”标语,留存着老一辈工业者的奋斗痕迹,成为实践团触摸历史的起点。

导师引航,触摸精神脉络

在老钢厂展馆,实践团跟随指导老师李小燕,开启历史回溯。李老师结合旧设备、标语,梳理钢厂从创业到转型的历程,讲述先辈“炼第一钢”的拼搏:建厂时工人顶严寒搬砖建炉,技术员油灯下绘图纸。她以现场教学启迪:“透过历史回望现实,用智慧点亮青春。”同学们触摸工业遗产,感悟“淬火成钢”力量,坚定传承钢火精神的决心。

多元活动,解码工业遗产

(一)朗诵传情,致敬奋斗精神

活动伊始,成员齐声朗诵《钢火淬魂》。铿锵字句与老厂房回声交融,细数钢厂从“一穷二白”到炉火冲天的蜕变,满是对“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工业精神的崇敬,让历史记忆借青春之声传递。


(二)沉浸体验,续写钢厂记忆

在老钢厂印象馆,实践团开展多元活动:借书信留声机制作对陕西工大的祝愿留声明信片,在心愿挂牌区写下青春期许;走进“旧时钢厂记忆”留影机,沉浸式回溯工业岁月;三位同学深度调研钢厂发展脉络,开展印象解读。以“五感体验”解码工业遗产,让青春与钢厂记忆同频共振。


(三)微党课赋能,思传承创新

实践团成员邬安冉以《钢水与薪火:西安老钢厂的红色记忆与精神传承》讲微党课,结合档案史料,讲述钢厂创业故事,强调“不服输、敢拼搏”精神是珍贵“薪火” 。提及钢厂转型文创园,展现工业精神的新时代转化,引发“传承与创新”思考,为实践团注入精神养分。



(四)话剧演绎,重现热血场景

为让工业精神“活”起来,实践团成员们编排原创话剧《淬火成钢》。经脚本打磨、角色分配与排练,在老钢厂生动重现炼出西安第一炉钢的场景:熔炉红光冲天,“老何”喊加炭、“小夏”投焦炭、“老陆”盯仪表,极限压力下坚持,最终见证钢水出炉。鲜活展现老一辈工业者不畏艰难的品格与家国情怀,让历史场景照进现实。

“秦工薪火”实践团此行,不只是参观学习,更是精神洗礼。成员们领悟工业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深知“淬火成钢”是炼钢工艺,更是青春成长姿态。大家表态,未来会持续挖掘三秦工业文化资源,让“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工业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承、熠熠生辉,以青春之力续写工业文化传承新篇。


版权所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29-33152042    邮编:712000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行知楼A

  • 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