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学校工作经历:    1984~1999,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电气学院任教。    1999月~至今,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担任电子电气专业理论、实践教学教师,先后担任电气工程系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工作期间主要进修、学习经历:    2009年,赴德国波鸿应用科技大学、西门子公司培训中心等地进行学习和培训。    2000-2003年,陕西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习。    2002年,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考评员专业培训。    2001年,高职师资教育上海培训基地,“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进修学习。    1996年,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数字化与智能化测量仪表”进修学习。    1994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世行项目“电视技术”进修学习。    1993年,长沙机电教学仪器公司,“彩色电视机及其示教装置”进修学习。          企业实践经历:             1996~1997年,承担陕西彩管总公司“彩管生产线3KW高频电源柜国产化改造项目”的开发,完成四套成品机的研制。    1998~1999年,承担彩虹集团4400厂“显像管烤消台项目”研制工作。 学术团体工作经历:(2003年~至今) ⑴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组委员。    ⑵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自动化技术类委员会主任。     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专家组成员。     ⑷中国电子学会、电工学会高级会员。     ⑸咸阳市电子学会副会长。  
 二、教学情况 1.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 课  程  名  称 | 周学时 | 届数 | 总人数 |  
               | 《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 | 4 | 3 |  270 |  
               | 《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 | 6 | 5 | 240 |  
               | 《数字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 | 4 | 5 | 240 |  
               | 《电子线路CAD设计》 | 4 | 2 | 96 |  2.近5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 课程名称 | 实践教学内容 | 届数 | 学生总数 |  
               | 《电子实验与计算机仿真》 | 电子技术硬、软件实验 | 4 | 360  |  
               | 课程设计 | 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与制作 | 4 | 140 |  
               |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 企业实习、设计指导 | 3 | 136 |  3.主持和参与的主要教学研究课题 
            
             
              
               |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来源 | 年限 | 承担任务 |  
               | 1 | 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改试点研究 | 教育部 | 2003-2007 | 负责人 |  
               | 2 | 陕西省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 省教育厅 | 2001-2005 | 主要参与人 |  
               | 3 |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试点 | 省教育厅 | 2004-2007 | 子项目负责人 |  
               | 4 | 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 陕工职院 |  2003-2004 |        负责人  |  
               | 5 | 《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精品课程研究与开发 | 陕工职院 | 2006-2007 | 负责人 |  
               | 6 | 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  | 陕工职院 | 2008-2010 | 负责人 |  4.承担的主要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 
            
             
              
               | 序号 | 项目名称/技术服务 | 项目来源 | 年限 | 作用 |  
               | 1 | 陕西省省属企事业单位初、中、高级和技师技能鉴定 | 省机械职业鉴定站 | 2003-2009 | 主持、评审 |  
               | 2 | 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程培训; 全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 | 省教育厅职教处 | 2006-2008 | 主讲人 |  
               | 3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评审工作 | 省电子大赛组委会 | 2008-至今 | 评审专家 |  
               | 4 | 咸阳市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心专家组工作 | 咸阳市政府 | 2006-至今 | 评审专家 |  
               | 5 | 电工电子技能大赛比武 |      陕西彩虹集团公司  |      2006-2008 | 组织、评审 |  
 5.出版的主要教材/著作 
            
             
              
               | 序号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署名 | 时间 |  
               | 1 | 《模拟电子技术》(国家十一五规划) | 重庆大学 | 主编 | 2008.8 |  
               | 2 | 《数字电子技术》 | 机械工业 | 主编 | 2006.7 |  
               | 3 | 《电子产品工艺实训》 | 西电科大 | 主编 |  2006.2 |  
               | 4 | 《电子线路CAD设计》 | 重庆大学 | 主编 | 2004.8 |  
               | 5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与综合训练》 | 高等教育 | 主编 | 2004.5 |  
               | 6 | 《电工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 | 西北大学 | 主审 | 2005.2 |  
               | 7 | 《电子技术实训》(国家十一五规划) | 机械工业 | 副主编 | 2009.1 |  6.发表的主要科研/教研论文 
            
             
              
               | 序号 | 论  文  题  目 | 刊物名称 | 署名 | 时间 |  
               | 1 | 数字动态扫描显示电路的设计 |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独撰 | 2007.2   |  
               | 2 | 数控机床刀架系统故障分析及诊断 | 机械制造 | 独撰 | 2007.5 |  
               | 3 | 数控机床的自诊断功能与冷却子系统的故障诊断 |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第一 | 2008.4 |  
               | 4 | 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 现代教育技术 | 独撰 | 2007.5 |  
               | 5 | 基于完全学分制的电气电子类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独撰 | 2006.8 |  
               | 6 | DAC\ADC电路仿真实验研究 | 现代电子技术 | 第一 | 2006.12 |  
               | 7 | 制作多媒体课件改革电子技术教学方法 |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 | 2004.5 |  
               | 8 | EDA技术应用及仿真实验室建设方案 | 西安航空高专学报 | 第一 | 2004.3 |  
               |  9  | 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路                仿真和设计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学报 | 第一 | 2004.2 |  三、名师心得 1.淡泊名利,敬业爱生。作为教师,事业心和使命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高尚的师德、高超的师能和高雅的师为是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是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根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是为学生所关注,将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在教师高尚人格影响下,学生为其品德所折服,为其才能所倾倒,为其博识所陶醉,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3.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分析学生群体特点,针对生源质量差异、个人兴趣爱好差别、职业理想和目标不同,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无类。   4.团队意识,团队精神。不但要在思想上、教学上、业务能力上武装自己,还要充分挖掘团队教师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要将自己融入教师队伍的群体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培养出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四、名师寄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必须严于律己、谨言慎行,求真务实;凡事要努力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一丝不苟。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学是教授的过程,更是交流的过程,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感动学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当今急功近利的环境中,保持一份坦然与淡泊,保持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高贵品质,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时代骄子。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努力耕耘,辛勤浇灌,共同实现人生的理想吧!  五、名师名言   师道在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 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攀登。一名教师只有在教育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才能找到最强烈的感受和人生的真正价值。  
 
 |